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升富策略
基于强效循证,泽布替尼获中外权威指南一致最高级别推荐作为CLL/SLL一线优选治疗方案。
慢性淋巴细胞( CLL)/小淋巴细胞淋巴瘤(SLL)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群的B细胞恶性肿瘤 [1] 。传统免疫化疗作为一线方案的应用存在局限,如高危患者疗效不佳、缓解深度有限及毒副作用显著等。以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 BTKi)为代表的靶向治疗,尤其是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,凭借其更高选择性、更低脱靶效应,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结局与生活质量,重塑了CLL/SLL的一线治疗格局。大量研究证实,泽布替尼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卓越,现已被国内外多部权威指南一致推荐为CLL/SLL患者的一线优选治疗方案。
指南地位跃升:一线全人群覆盖的Ⅰ级优选推荐
■CSCO指南
泽布替尼单药获2024年中国临床学会(CSCO)指南Ⅰ级推荐,适用于所有初治(一线)CLL/SLL患者(包括年龄≥65岁、del(17p)/TP53突变、未发生IGHV及合并症患者),同时也覆盖了复发/难治性(R/R)CLL/SLL患者[2]。
■NCCN指南
2025 v2版美国国家综合网络肿瘤临床实践指南(NCCN指南)明确推荐泽布替尼作为所有初治(一线)CLL/SLL患者(无论del(17p)/TP53状态、年龄或合并症如何)的优先治疗选择[3]。
至此,泽布替尼在2025年中外权威指南中实现“三重统一”:一线治疗不分高危与非高危,打破传统分层限制,为所有初治患者提供持久深度缓解;从一线到复发后治疗全程覆盖,均获优先推荐;兼具卓越生存获益与良好安全性,疗效深度与长期耐受统一保障。
指南升级的核心引擎:SEQUOIA研究夯实一线全人群疗效
A、B队列:泽布替尼显著延长PFS,IGHV未突变亚组获益突出
全球多中心III期SEQUOIA研究(NCT03336333)为泽布替尼一线治疗CLL/SLL提供了关键循证支持,覆盖广泛人群:队列A和B共纳入479例无del(17p)突变的初治CLL/SLL患者,随机接受泽布替尼(n=241)或苯达莫司汀+利妥昔单抗(BR,n=238)。
最新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,中位随访时间61.2个月时升富策略,泽布替尼组和BR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mPFS)分别为未达到(NR)和44.1个月(HR=0.29),而预估的60个月PFS率分别为75.8%和40.1%。在调整新冠肺炎(COVID-19)对随访数据的影响后,泽布替尼组预估的60个月PFS率依然高于BR组(78.7% vs 40.6%)。
关键亚组分析显示,无论患者是否伴有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(IGHV)基因突变,泽布替尼相比BR均显著延长了PFS。尤其是在预后较差的IGHV未突变患者中,两组的mPFS分别为NR和33.6个月(HR=0.21)[4]。值得注意的是,泽布替尼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种在IGHV突变基因患者亚群中表现出优于化疗的共价BTKi。
图1 SEQUOIA研究A、B队列PFS结果
图2 SEQUOIA研究A、B队列伴或不伴IGHV基因突变患者PFS结果
C队列:泽布替尼单药为del(17p)/TP53突变患者提供持久生存保障
SEQUOIA研究C队列专门评估了泽布替尼在初治且伴有del(17p)/TP53突变(传统预后极差)患者中的疗效,也是首次在大规模前瞻性队列(n=111)中验证BTKi单药对del(17p)高危患者的长期获益的研究。在这一队列中,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岁(范围:42-87岁),其中67例(60%)为IGHV未突变型,47例(42%)同时存在del(17p)和TP53突变。
在中位随访时间为65.8个月时(范围:5-75个月),泽布替尼治疗的mPFS为NR,预估的60个月PFS率为72.2%,校正COVID-19相关影响后为73.0%。中位OS亦为NR,预估的60个月OS率为85.1%,校正COVID-19相关影响后为87.0%。患者的客观缓解率(ORR)为97.3%,完全缓解(CR)/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(CRi)率为18.2%,展现出高且持久的缓解及显著的生存获益,有效克服了高危CLL/SLL人群的治疗困境[5]。
D队列:突破高危困境:泽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为TP53突变患者带来深度缓解
SEQUOIA研究D队列纳入了114例初治CLL/SLL患者,其中66例(57.9%)患者伴有TP53突变。患者从第1周期开始接受泽布替尼,从第4周期到第28周期接受泽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(ZV),之后连续接受泽布替尼单药治疗,以确定联合治疗能否改善患者的长期结局。
结果显示,中位随访31.2个月时,意向治疗人群(ITT)的mPFS为NR,24个月PFS率为92%,ORR高达97%。伴有或不伴TP53突变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8.7个月和29.6个月,两组24个月PFS率分别高达94%和89%,TP53异常患者36个月PFS率为88%,ORR为99%。55例(48%)患者获得了骨髓活检证实的CR/CRi的最佳总体反应,其中35名(64%)患者达到外周血残留病灶阴性(PBuMRD)[6]。这一结果表明,泽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的治疗方案对于伴有TP53突变的高危初治CLL/SLL患者同样具有突出的持续疾病缓解效果。
图3 SEQUOIA研究D队列PFS结果。(A)所有患者(B)del(17p)和/或TP53突变及无del(17p)和TP53突变亚组
图4 SEQUOIA研究D队列缓解情况。(A)最佳ORR(B)最佳PBuMRD率
长期治疗基石:泽布替尼心血管安全性优势保障持续用药
在SEQUOIA研究中,泽布替尼在全队列患者中均展现出了良好的长期耐受性。单药治疗相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(如房颤、高血压)发生率显著低于第一代BTKi,使老年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获得持续治疗机会;≥3级出血事件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(1.7%-3.2%),4年累积治疗中止率≤11.7%,且多数停药与疾病进展相关,而非药物毒性所致。基于全队列验证的长期安全性特征及初治高危患者独家的5年生存证据,泽布替尼为老年及共病患者提供了可持续的一线治疗保障。
总结与展望
基于SEQUOIA研究全队列的长期随访证据,泽布替尼一线治疗CLL/SLL展现出持久的生存获益与卓越的安全性,为初治患者提供全人群覆盖的高效选择。其显著降低的靶向治疗相关毒性,尤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优势,保障了高危及老年患者的长期治疗持续性。这些突破性成果已转化为临床实践指南的权威认可,获CSCO、NCCN等国内外权威指南最高级别一致推荐,确立其作为不分高危因素的一线优选治疗地位。未来,泽布替尼单药及联合策略将持续探索更深缓解与更长生存,推动CLL/SLL向个体化、功能性治愈的慢病管理模式迈进,为患者带来更可期的生存前景。
参考文献:
[1]陈丹,等.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/小淋巴细胞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,2024,32(02):643-646.
[2]《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(2025年版)》.
[3]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: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/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(Version 2.2025).
[4]Mazyar Shadman et al., Zanubrutinib Versus Bendamustine and Rituximab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-Naï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/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: Median 5-Year Follow-Up of SEQUOIA. JCO 0, JCO-24-02265DOI:10.1200/JCO-24-02265.
[5]Constantine Si Lun Tam et al. SEQUOIA 5-year follow-up in arm C: Frontline zanubrutini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l(17p) and treatment-nai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/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(CLL/SLL). JCO 43, 7011-7011(2025).
[6]Shadman M, et al. Zanubrutinib and Venetoclax for Patients With Treatment-Naïv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/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With and Without Del(17p)/TP53 Mutation: SEQUOIA Arm D Results. J Clin Oncol. Published online May 31, 2025.
*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